不直接卖,反而卖得更好:间接销售的实操心法
发布:沃德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12 08:04:05
想想我自己的经历吧。有一次,我发现跟一个潜在客户谈业务怎么都顺利不起来。直到有个信得过的顾问朋友把他介绍给我,事情一下就简单了。其实,从那位顾问跟我们签了推荐合作协议的那一刻起,这笔销售就从“直接”变成了“间接”。我们说好,他介绍的客户成交了,我们就给他一笔推荐费。你知道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光是靠这份协议,就给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销售额,而那位顾问朋友每个月也能拿到不错的佣金。直到现在,我们关系还特别好。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借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间接销售呢?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不像我们自己公司的人员直接冲到一线去卖产品或服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接销售”,比如自家电商网站或者内部销售团队搞定客户)。间接销售,简单来说,就是让“第三方”来帮你卖。这些第三方有很多种角色,比如合作伙伴、分销商、渠道商、经销商、联盟推广伙伴,甚至是被授权使用你品牌的加盟商等等。他们就像一个个触角,帮你把产品或服务送到更广阔的市场去。这个玩法,既能让你扩大业务覆盖面,也能让合作方获得收益,是一种双赢的生态。除了我刚才提到的推荐合作,还有很多常见的模式,比如:有些独立的公司(我们叫他们ISV或者VAR),他们会把你的产品拿过去,可能加点自己的服务打包卖给客户;分销商呢,就像个大仓库,批量进你的货,再分发给下游的零售商或最终用户;联盟推广伙伴,他们通过自己的平台(比如博客、社交媒体)推荐你的东西,有人通过他们的链接买了,他们就拿佣金,这属于CPS模式的一种;还有像加盟店或者代理人,他们是在你的品牌授权下独立经营销售。你看,核心点就是:真正把东西卖出去的,不是你自己的员工,而是这些外部的“战友”。
用好间接销售这个杠杆,能带来什么好处呢?最直接的就是帮你实现规模扩张。我自己就深有体会,通过合作方,我能拿到一大批“热乎乎”的潜在客户,这要是全靠自己团队去开发,简直不可想象。更妙的是,这相当于在不增加自家员工的情况下,变相扩大了销售队伍,效率杠杠的。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躺着赚钱的美事。你需要花时间去维护关系,定期跟合作方沟通,核算佣金,按时付款。但从结果来看,这些投入绝对值回票价,是一种高投入产出比的打法。那要怎么才能玩转间接销售呢?这里有几个小秘诀,都是实操中摸索出来的:你得想清楚,希望这些合作方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在你的整个销售流程里,哪个环节能发挥最大作用?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个例子,我当时就是缺能精准找到目标客户的能力,而那位顾问正好能带来那些已经很有意向的客户。接着,别忘了给你的“理想合作方”也画个画像。就像我们找目标客户有ICP一样,找合作方也得有标准。要找那些业务能跟你的互补,服务的是同一批客户,但又不是直接竞争对手的伙伴。可能是咨询顾问、营销机构、技术实施方等等,得仔细琢磨。激励机制,这个太重要了。就像Everflow这家做伙伴营销平台的公司说的,合理地激励伙伴,才能让他们有动力,有归属感。他们不光在成交后给推荐费,甚至在销售流程的不同阶段都给奖励,让伙伴“感受到爱”,而且能更快更频繁地拿到钱。他们调整了激励策略后,通过推荐伙伴带来的销售线索直接增长了120%!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了LTV的潜力可以被激励机制有效激发。赋能也不能少。如果你的合作方成功了,那就是你的成功。所以,尽最大努力去支持他们。我以前的习惯是,产品有新功能上线前,就提前给合作方培训,让他们掌握最全面的信息。他们了解得多,才能更好地替你销售,甚至能提前看到潜在机会。然后,沟通,沟通,还是沟通。别以为合作协议签了字就万事大吉了,把球踢出去了。恰恰相反,最优秀的合作关系都是靠持续的沟通维系起来的。要经常交流,一起琢磨策略,规划下一个共同目标。如果你不主动联系他们,他们也很可能不会找你,这个飞轮效应需要你主动去启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永远别忘了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合作方带来了客户,甚至替你完成了部分销售动作,你基本的销售流程和客户体验还是得亲自抓。认真筛选线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建立你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确保客户能顺利上手使用你的产品,这些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在间接销售里,如果你的客户体验不好,不光会失去一个客户,还可能损害你和那个宝贵的合作方的关系,那真是得不偿失。

说实话,“间接销售”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误导人,好像所有活儿都是别人干了似的。如果你真以为找了几个合作方,就可以躺着等“热乎乎”的订单自己飞进来,那肯定会失望。所以,做间接销售,得有策略,有投入。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心法去做:仔细挑选伙伴、努力赋能他们、持续维护关系、不断优化方法。搭建和管理一个伙伴体系确实需要花不少力气,但回报是你可能用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业务增长。它真不是把你的销售职能外包出去,而是通过借力,把你的业务触角伸得更远,把你的销售潜力无限放大。早点琢磨出一套间接销售的打法,绝对值得。谁知道呢,你的下一个大单,可能就来自那个意想不到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