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客户体验,试试这场工作坊:超实用指南

发布:沃德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05 13:55:15

开头就可以聊聊现在客户体验(CX)有多重要。有数据讲,足足80%的客户认为一家公司的体验跟它的产品或服务一样关键。看看那些注重CX的公司,投资回报率能高出3.4倍!是不是挺惊人?客户愿不愿回头,很大程度上看体验好不好。那怎么让团队步调一致,想出好点子,给客户难忘的体验呢?一场专门的客户体验工作坊可帮大忙。它不是随便开会那么简单。这里有个小技巧,理解客户的“客户画像”是第一步,工作坊能深化这个理解。

那到底啥是客户体验工作坊?简单说,它是一种特别互动、线上线下都行的活动,目标就是把咱们给客户的整个体验流程好好梳理一遍,从第一次接触到售后,全覆盖。为啥这玩意儿管用?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它就像让大家一起戴上客户的眼镜,亲身体验客户的“用户旅程地图”。过程中,一步步描绘客户接触品牌的瞬间,他们啥感受,拿到了啥价值,特真实。体验中的小坑、痛点一眼看出来,更棒的是,大家可集思广益想办法填坑。这活动还能让市场、销售、客服、产品这些可能“各自为战”的部门坐一块儿,把部门墙推倒。沟通顺畅了,目标一致了——都是让客户这条路走得顺畅。同时,因视角不同,很多平时没注意的隐患也能挖出来。最后,花时间搞这个,传递信号:客户咱们是真重视的。它能慢慢把“客户第一”理念融入团队血液里。

准备这场工作坊,得提前张罗好。俗话说,“凡事预则立”。没准备可不行。首先想明白目标是啥,要具体,比如让客服更会处理复杂情况,或全公司都有客户优先意识。时间、地点(线上还是线下)、谁来引导(主持人)、谁参加(最好拉上跟客户打交道的所有部门的人,决策者也得在,甚至可请真实客户来最棒!),都得提前定。线下准备便利贴、白板笔、大纸,线上就是视频会议工具、在线协作白板啥的。对了,别忘了提前给大家发点“弹药”,像客户反馈、数据报告啥的,让大家心里有底。暖场破冰也挺重要,可玩小游戏,或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好坏客户体验,一下子拉近距离,更入戏。对了,这其中引入“客户之声”(VoC)数据分析,可让准备更充分。

到了工作坊当天,怎么带大家走一遍呢?第一步,再把这次要解决的问题、要达成的目标明确一遍,越具体越好。比如找痛点,那就挖出前三大客户抱怨问题;比如想方案,就得列出几条能落地、有效果的点子。接着,拉上各部门“梦之队”——客服、市场、产品、运营等,他们代表体验链条不同环节。每个人贡献独特视角。人不用太多,10-12个左右差不多,定好谁是主持人、谁记笔记、谁看时间。开场还得破冰,找个快速让大家站到客户立场的活动,比如读读匿名差评,问大家如果自己是客户会咋想。这里可运用“同理心地图”让大家沉浸式体验。然后重头戏——画“用户旅程地图”。从客户怎么知道你到最后怎么离开,一步步拆解,用便利贴或在线工具都行。把每个环节客户的动作、感受、遇到的问题都标出来。特别圈出那些“痛点”。找到痛点后,得看哪个最要紧、最容易解决,可用“影响 vs. 努力”矩阵排个序。接下来头脑风暴!针对要解决的痛点,大家一起想点子。可利用SCAMPER等创意框架。想点子时别跑偏,得跟客户反馈和旅程地图对得上。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用“智能调节机制”不断优化客户触点(Touchpoint)。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定行动计划!想出的点子,谁负责?啥时候完成?得清清楚楚,记下来,最好弄个共享文档让大家看到。过两周再开个小会看看进展。除了上面提到的“同理心地图”和“用户旅程地图”,如果想让工作坊更有趣、更有效,还可试试“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客户场景;“集体头脑风暴”,用各种创意方法想解决方案;以及“反馈复盘”,把客户反馈拿出来一块儿看,找出规律,变成具体改进措施。这些框架点子,都可根据团队情况调整。

喏,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和一些可尝试活动。相信有了这些,你也能组织一场让团队受益匪浅、让客户体验更上一层楼的工作坊。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