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体验与客户服务:差在哪儿?哪个更重要?

发布:沃德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07 14:10:18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用了很久一个产品,从来没找过客服,但就是觉得用起来特别顺心,心里给它悄悄打了个高分。或者,遇到点小麻烦,联系客服,结果处理得糟心透了,就算产品再好也不想用了?像Pinterest这个例子,很多人爱它核心功能,用户粘性挺高,但真遇到事儿想找人帮忙,简直大海捞针。结果呢?用户在各个平台怨声载道,TrustPilot评分只有1.4分。你看,就算“蛋糕”(产品)本身很赞,但“糖霜”(服务)给毁了,整个体验就垮了。

这里啊,就藏着两个常常被我们混淆的概念: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简称CX)和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简称CS)。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客户体验(CX)它更像是一个宏观的“场域”,是你跟一个品牌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老朋友的整个旅程中,所有感受的总和。从你第一次听说它,到研究、购买、使用,甚至到售后,每一个环节留下的印象都算数,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那客户服务(CS)呢?它更像是旅程中某个具体的“事件”或“触点”。比如你产品用着用着遇到问题了,打电话咨询;或者想退换货,找人帮忙。它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点对点”互动。所以你看,客户服务只是客户体验这个“大伞”下的其中一环。这个环节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你对整个品牌的感受。处理得快,能迅速帮你赋能解决问题,体验分就往上涨;处理得慢或态度差,就算最后问题解决了,心里的不爽也可能挥之不去。

衡量这两者的“尺子”也不一样。看客户服务做得怎么样,我们常看一些具体指标,比如多久可给客户回复(平均响应时间),解决一个问题需客户付出多大努力(Customer Effort Score, CES),问题是不是一次性就解决了(首次解决率)。这些都是关注单次互动的效率和效果。

但看客户体验怎么样,得看“整体感受”和“长期关系”。比如你有多大可能性会把这个品牌推荐给朋友(Net Promoter Score, NPS),对整体体验多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 Score, CSAT),以及最重要的客户留存率——老客户是不是愿意一直跟着你走,给你带来长期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V)。这些都是衡量品牌“魅力值”和用户忠诚度的。

所以啊,回到最初的问题,客户服务和客户体验哪个更重要?如果非要比个高低,那客户体验这个“大面”肯定比客户服务这个“点”更关键。服务不好能毁掉好体验,这没错。但如果产品本身就很烂,或者整个购买使用流程处处是坑,就算客服态度再好,也像是在一个烂蛋糕上裱花,改变不了蛋糕本身的味道。再说了,有些优质产品,用户可能压根儿就没机会用到它的客户服务,全程靠自己顺畅地使用产品,这种良好的“无干预体验”,本身就是顶级的客户体验。就拿我用了6年那款软件来说,从来没找过客服,光是产品体验好,给它带来的CLV就很可观。可见好的体验,可自己说话。

哎呀,现在的客户要求可不是一般高!82%的客户希望问题“马上”解决,95%的人觉得客户服务直接影响品牌忠诚度。所以想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光靠一个“点”做得好不够,要关注整个“面”。

怎么关注这个“面”呢?我们可从很多地方入手。

比如,你走进一家实体店。从你在地图上找到路线(可从Google My Business页面获取),到店里布局清晰帮你找到服务台,再到服务人员顺畅帮你完成了退货。这里找路、看布局、退货是好几个触点,而服务台的退货处理就是其中一个“客户服务”触点。所有这些触点加起来,构成了你这次完整的“客户体验”。

提升整体客户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像搞个“会员积分计划”。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打折,而是让客户感觉“被看见”、“有专属感”,鼓励他们跟你建立长期关系。虽然是批量操作,但可营造一种个性化体验的氛围。

还有“品牌口碑”。大家在网上怎么议论你?通过社交聆听(Social Listening)了解客户的品牌感知非常重要。一条差评传千里,及时听到并回应,这是维护品牌形象、修复客户体验的关键。

产品本身的设计、包装,也是体验的一部分。精心设计的包装,像Notabag那个例子,不光教你怎么用,还有品牌故事,让人觉得“这家公司挺走心”,连包装都不舍得扔。这些细节都在默默构建品牌形象和客户好感度。这其实也是一种无需人工介入的体验资产

再说回具体的客户服务环节,它们是怎么影响大体验的?“响应速度”绝对是头一个。客户有问题来找你,等半天没人理?火气一下就来了。像GreenGeeks那样秒回,而且提供精准方案,这用户满意度肯定蹭蹭往上涨。

客户喜欢用什么方式联系你?电话、邮件、在线聊天、社交媒体?提供全渠道(Omnichannel)支持就很关键,让客户能用他们最舒服的方式找到你。别藏着掖着,尤其是对免费用户,要让他们也能方便找到你。HubSpot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

还有“自助服务”选项。建个知识库,弄个智能问答机器人(Conversational AI chatbot),或者详细的教程。像Canva的知识库,能理解你问啥(语义搜索),还能用你的语言回答(AI本地化),太赞了。这既减轻客服压力,又让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客户很省心,是提升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想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让客户愿意一直跟你走,光靠一个“点”(服务)做得好不够,要关注整个“面”(体验)。从客户第一次接触到成为你的忠实粉丝,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心经营,这背后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投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体验的“基建”工作。当你把体验做到极致,客户满意了,甚至会主动给你当“自来水”(免费宣传)。GreenGeeks、Notabag、Canva这些品牌,就是这么做到的。

打磨出卓越的客户服务,进而构建一流的客户体验?合适的工具可助你一臂之力。比如HubSpot的Service Hub,或许能帮你理顺不少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