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数据孤岛:可组合CDP如何解锁客户价值新高度

发布:沃德网络 发布时间:2025-05-11 13:56:33

咱们做业务的,手里客户数据那叫一个零零碎碎,散落在各个角落。以前那种大包大揽的客户数据平台(就是咱们说的传统 CDP),虽然啥都想干,想帮你把这些数据捋清楚,但往往顾此失彼,顾不住所有细节。但有时候啊,咱们真得能挑挑拣拣,只拿自己眼下最需要的功能,这时候啊,可组合 CDP 就登场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咱们不是拿一把瑞士军刀想干所有事,而是有了个定制的工具腰带,需要哪个工具就往上挂哪个。

你看像 LegalZoom 这样的公司,他们就把数据集中到 Snowflake 这样的现代数据仓库里,然后上面搭了个 Segment 这样的可组合 CDP。结果呢?营销团队自己就能玩转客户细分和个性化旅程,根本不用老去麻烦技术部门拉数据、做开发。效率一下就上来了,这就是实打实的改变。

那到底啥是可组合 CDP 呢?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种更现代、更灵活的客户数据管理思路。它不是说要推翻你现有的一切重来,而是能跟你现有的数据基础设施,特别是你的数据仓库无缝协作,直接把你已经存好的客户数据“激活”起来。

“可组合”这名字就点明了它的核心,就是让你像搭乐高一样,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去“组装”,去构建你想要的客户数据能力。Edstellar 的 CEO Arvind Rongala 就说得特别到位:“可组合 CDP 让企业拥有了最大的自由度,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只添加需要的部分,比如数据存储、身份解析、分析,还有跟客户的互动功能等等。”这有点像咱们常说的“微服务”架构在数据领域的体现。

跟它相对的,是咱们之前常用的那些传统 CDP。如果说可组合 CDP 是搭乐高,那传统 CDP 更像你买了个现成的玩具屋,该有的都有,但很多东西你可能根本用不上,也改不了。Customer.io 的产品总监 Brendan Fortune 就讲过:“传统 CDP 提供的是一整套打包方案,它非但要负责数据采集,还得包揽清洗、治理和分析。”

传统 CDP 想解决的核心问题——帮你规模化地管理和激活数据,搞定一个单一事实来源——这个需求肯定不会消失。而且大家对 CDP 的需求还在增加。可问题来了,现在大家都在用像 Snowflake、Redshift、BigQuery、Databricks 这些现代云数据仓库,很多公司突然发现,再搞一套架构,让 CDP 里一套数据,数据仓库里又一套数据,形成两个互相冲突的“事实来源”,这事儿就不太对了。数据和营销团队各自对着两套独立的数据,那肯定麻烦不断。比如 BI 工具和业务工具里数据对不上,存储成本虚高,安全性也让人头疼,最关键的是,很多数据仓库里躺着的好数据,你根本用不起来,没法激活。

所以你看,像 Warner Music Group、Chime 这些公司,他们就聪明地选择了新架构,直接从云数据仓库这个单一事实来源里去激活数据。这就是可组合 CDP 诞生的土壤。Anamap 的创始人兼 CEO Alex Schlee 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区别:“传统 CDP 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固定格式,你得去适应它。而可组合 CDP 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可以自己定义数据结构,把数据直接放在自己的数据仓库里当‘根据地’。”

总结一下,可组合 CDP 的几个核心特点包括:直接对接你现有的数据仓库;模块化的组件,想用哪个就拿哪个;数据建模非常灵活;还有就是能把数据轻松用到各种营销渠道里,实现端到端的数据打通。

说到好处,可组合 CDP 在灵活性上真是没得说。传统 CDP 的数据建模比较死板,通常只能基于用户或账号来建模型。可组合 CDP 就完全打破了这个限制,支持各种实体类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绰绰有余。就像前面 Edstellar 的 Arvind Rongala 说的,“如果你预计未来数据生态系统会很复杂,或者组件会经常更新,那可组合 CDP 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数据源这块,传统 CDP 主要盯着点击流这类事件数据看,看到的客户画像就比较片面。可组合 CDP 牛就牛在,能直接访问你数据仓库里的所有数据,不光是点击流,连数据科学家辛辛苦苦建的模型数据都能用上。Storyblok 的工程副总裁 Sebastian Gierlinger 就强调:“数据可以直接在数据仓库或 BI 工具里取用,数据分析师和业务分析师要从中挖掘洞察,简直不要太方便。传统 CDP 通常得通过单一界面访问,没这么灵活。”这让数据真正做到了数据资产化,可被更多部门复用。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Anamap 的 Alex Schlee 觉得是可组合 CDP 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避免“供应商锁定”。因为数据结构是通用的,放在你自己的仓库里,以后想换别的可组合 CDP 供应商,数据迁移起来可就太轻松了,没有那种被一家绑死的感觉。Gierlinger 还提到了一个对合规特别关键的好处:“可组合 CDP 允许企业把敏感数据留在本地的存储系统里,这对于满足数据驻留的要求非常重要。”这种灵活性让你能快速适应各种合规变化。

成本这块,传统 CDP 你得花两份钱,一份是你自己数据仓库的,一份是 CDP 自己存和处理数据的。可组合 CDP 呢,直接利用你现有数据仓库的投入,省下了不少冤枉钱,有点像咱们常说的“降本增效”,这也是一种数据中台的理念体现。实施起来,可组合 CDP 也更敏捷。不像传统 CDP 可能要搞一两年才能看到全貌,可组合 CDP 可采取迭代的方式,小步快跑,每个小项目做完就能马上看到效果。投入使用见效也快。传统 CDP 花的时间长,团队还得花时间学新工具。可组合 CDP 因为直接用你数据仓库的数据,接入大家熟悉的工具,上手快,见效也快。安全性前面提了一嘴,再强调下,传统 CDP 常常要求你把数据放到它自己的云架构里,等于数据“出门”了,控制力就弱了。可组合 CDP 呢,数据一直待在你自己的地盘上,数据治理和控制权完全掌握在你手里,这真是让人安心不少。

那具体能拿可组合 CDP 干点啥呢?像客户画像,你就能直接用数据仓库里那些丰富的数据模型,比如啥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LTV)、上次登录时间、活跃用户数、买了哪些功能、潜在客户评分,还有购买可能性等等。这些数据都可直接同步到你的 CRM 里,帮你做更精准的个性化和客户细分。还有客户细分,比如你营销团队想给那些放弃购物车的人发个特别优惠券。或者产品团队想通知那些不活跃用户,告诉他们新功能上线了。这些场景下,可组合 CDP 都能轻轻松松地把数据仓库里定义好的客户列表推送到 CRM 里去。

基于这些客户细分,你的团队搭工作流和自动化序列就更容易了。比如根据用户的细分类型或 CRM 里的属性,自动把他们加到营销活动里。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的活动、参与度或属性,设计工作流的不同分支,这就是一种自动化编排的能力。这对销售团队意义特别大,比如新线索来了,可根据工作流快速分配给合适的销售代表,让他们第一时间跟进。Storyblok 的 Sebastian Gierlinger 就分享过他们怎么用可组合 CDP 提升销售业绩:“我们引入了可组合 CDP,为销售团队搭了个定制的数据展示层,结果追加销售额大幅提升,因为团队能清楚地看到哪些活跃客户快要达到下一个套餐等级了。”

说到实际应用,HubSpot CRM 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帮你理解可组合 CDP 是怎么跟你的 CRM 配合的。HubSpot 本身功能就很强,管理客户互动、自动化营销、优化销售漏斗都不在话下。但如果再搭上像 Hightouch 这样的可组合 CDP,那简直是如虎添翼。Hightouch 这个工具啊,就是专门帮数据团队和营销团队,把数据仓库里那些有价值的洞察,直接同步到 CRM 里的。这里有个小技巧:想让客户数据管理事半功倍?不妨先打好基础,用好 HubSpot 这样的 CRM 平台。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需要哪种呢? Customer.io 的 Brendan Fortune 建议先简单盘点下:“看看你客户数据现在散落在公司哪些部门。如果超过三个部门的数据集你想整合起来,那 CDP 绝对是必需,而且最好配个全职的项目经理!”他还有个小贴士:问问供应商,他们最好的客户是啥样的,为啥好。看看你们公司是不是符合那个画像。Storyblok 的 Sebastian Gierlinger 特别强调两点:“先把你现有的系统连接图画清楚。” 弄明白哪些系统需要连,好估算哪些有现成 API 接口,哪些得自己开发。“还有,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一定得刨根问底地问。” 这俩要是 vendor 没搞定,后面麻烦就大了。Storyblok 的 Sebastian Gierlinger 也提醒大家,考虑可组合 CDP 之前,得先把基础打牢:“确保你有系统能产生有效的数据。最好的 CDP 也救不活一个烂流程或不可靠的产品。先把基础搞定(比如官网、产品数据、CRM),CDP 才能真正给你的业务‘助跑’。”

那到底啥时候该选哪个呢?Gierlinger 坚定地站在可组合这边,尤其是在搭建现代技术栈时:“如果你在搭一套现代架构,而且目前还没被现有系统绑死,我肯定推荐可组合方案,不管是对 CDP、电商、内容管理还是别的啥。可组合系统能让你为未来的发展早做准备,比如新的销售渠道、前端技术变化或者额外的业务需求。”但 Customer.io 的 Brendan Fortune 给出了一个很实际的反面意见:“如果你没有专门的团队来整合、清洗、治理和分析公司的数据,那你还是老老实实选传统 CDP 吧。”当然,也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实时性那么强的反馈。比如某个大型设计软件公司想根据用户体验新功能的行为发个性化消息,传统 CDP 通过直连 API 接口可能能做到秒级触发,而从数据仓库拉取的可组合 CDP 可能需要几分钟,这种时间差在考虑方案时也需要权衡。

通过跟各位行业专家的交流,我发现 CDP 这个东西啊,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负责收集和搬运数据的工具了。Twilio Segment 的 Robin Grochol 就说:“以前只讲数据收集和迁移,现在核心变成了数据激活。现在的 CDP 不光建客户画像,做细分,跑旅程,还能用 AI 进行预测推荐,生成客户洞察。”Customer.io 的 Brendan Fortune 看得更远,他觉得未来 CDP 会变成“客户体验套件”。“它们不只是搬数据,更会基于数据直接影响客户能感知到的东西,比如一封邮件、一个应用内消息,甚至是软件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Fortune 认为,那些不进化的 CDP 最终会变成纯粹的“日用品”。“那样的话,咱们今天熟悉的 CDP 行业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搬到多个目的地,会变成一个最基础的能力,大家就只能拼价格了。”

所以说到底,选传统还是可组合 CDP,真得看你公司具体需要啥、有多少技术资源、以及长远的数据策略是啥。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在这个客户数据驱动业务成功的时代,选对了 CDP 架构,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而是一个战略性的必然选择。